為了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高煤礦安全管理業務水平,切斷事故形成中的要素,消除事故隱患根源,從而才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以保證煤礦員工安全健康和企業財產不受損失,徹底改變煤礦行業的形象,這就是搞好煤礦安全工作的最根本途徑,也是煤礦安全管理工作最終目的。要實現這一目標,不是制定一些制度、更換一套新裝備、開展幾次安全活動就能達到目的,需要我們有一套合理的、適應實際的長遠的戰略管理規劃,以改善管理上缺陷和物質環境上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其預測能力,以達到切除其事故根源,實現安全生產健康發展。
一、突出重點管理,以安全教育和培訓為先導
為給安全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思想環境,提高安全戰略管理水平,促進管理模式由經營管理向安全戰略管理轉變,進一步將集團公司發展目標和本單位的安全目標管理思想深入到每一個員工中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和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始終重視“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穩定,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煤礦工作的頭等大事”。同時,細化管理,狠抓現場工序環節安全工作管理,加大安全質量標準化專項整治,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方法。
(一)注重員工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班前會和各種形勢對員工進行深刻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安全生產”一盤棋的思想,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青工身邊無“三違”、群眾安全監督網、青年安全監督崗活動,積極營造安全第二道防線,樹立人人想安全、個個講安全、群體保安全。進而舉一反三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與不足,從而不斷加強安全思想教育,使員工樹立起了牢固的安全思想防線,為安全生產順利進行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
(二)重視安全培訓
在全面教育培訓基礎上,實行重點培訓,將一批業務骨干培訓成復合型人才,這要求利用各種渠道、各種培訓方式、各級培訓機構,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從而打造一個全新安全管理理念,創建一支學習型的安全管理隊伍。
(三)吸納人才,充實人才
1.選拔一批業務骨干,放置于重點工作崗位上來,選人方面做到熱愛本職工作,培養他們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造就唯實的工作態度。
2.充實人員,在安監隊伍中,必須要有一定學歷,井下安全知識豐富,分析、判斷能力較強的人員方可吸收。
(四)突出預防為主,轉變安全管理理念
首先,在全礦掀起思想超前、組織超前、措施超前、管理超前的“四超前”教育,以四個超前觀念統一認識,轉變以監督檢查,落實為主的管理和工作觀念。
其次,放眼科技,從實際出發,采用先進的設備、儀器,對生產全過程實施監控、數據分析,為超前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資源。
二、盯住現場抓管理
現場管理的重點,現場監督檢查是現場管理的重要手段,人的不安全行為就在現場,做到不斷提高員工對安全的認識,嚴格落實“以人為本”抓安全管理目標,開展三不傷害活動,因為煤礦工作屬動態作業,能否實現安全生產,關鍵取決于現場管理嚴不嚴,措施在現場落實得力不得力,因此,我們一直抓住現場管理這個牛鼻子不放。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堅持到現場抓管理,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根據煤礦的特點,必須堅持“三鐵”精神,狠反“三違”,才能確保安全戰略目標的實現,所以安全工作盯住現場,抓好管理工作是關鍵。
(一)以落實為重,深化管理
以落實為核心,建立誰檢查、誰簽字負責、誰跟蹤落實的管理機制,健全現場檢查8小時負責制和事故連帶責任制;以落實為主題,實行檢查匯報制和通報制;以落實為主線,重建安全管理包保體系,制定與之相適應的考核細則。
(二)開展動態行為管理,建立安全生產新防線
一是充分發揮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作用,實行24小時不間斷動態檢查制度,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二是實行多層次現場檢查和檢查把關制,做到百密而無一疏;三是充分發揮現場安檢員檢查力度,使不安全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以質量為本,搞好質量標準化工作為根本
質量標準化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證,必須要以搞好質量標準化為目標,按照高標準、嚴要求、擠水分、上臺階的工作思路,狠抓工程質量,搞好質量標準化工作,才能確保安全生產。搞質量標準化工作,必須在深、嚴、細、實上下功夫,成立領導小組,制定配套的檢查驗收考核辦法,質量部門嚴格把關,業務部門嚴抓細管的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搞好安全工作必須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和安全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出現工程質量低劣的掘進工作面,堅決停產整改,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反饋,研究解決安全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監督落實整改,做到安全隱患不交班,當班必須處理完,質量標準化檢查不走過場,這樣才能確保質量標準化工作上一個新臺。
四、探尋、剖析事故形成原因,防止事故發生
作為安全管理部門不僅要抓好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把預防控制事故發生做為我們煤礦安全戰略管理一個重要課題去探索,去研究,扎實地開展下去。經過對事故形成特性探討,我們應該對事故預防知識進行全員培訓,從管理角度探索如何有效地預防控制事故發生,在管理、裝備、培訓“三并重”原則上,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并加以實施,采取先導預防、根本預防、跟蹤預防、查交預防和延續預防的“五防合一”的安全科學管理方法,達到防止突變,控制事故發生的目的。對事故的處理、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的責任、事故教訓、防范措施等方面做到腦痛醫腦、腳痛醫腳的原則,具體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我們不但要重視事故直接原因,更應注重間接原因,才能人根本上消除事故再次發生;二是對事故原因分析要透、要徹底,真正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三是培養現場管理人員對出現事故做到快速搶救,及時撲滅,積極防治擴大的快速作戰能力;四是對事故統計分析全面、合理、科學;五是對事故統計分析應用在安全生產管理上;六是充分發揮微機在事故統計分析中的主導作用,對安全管理起到科學指導價值。
對于上述這些都要作為我們安全管理一項重要內容去抓。那么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減少事故發生。筆者認為應加大以下認識:(1)安全管理的政策性。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規范每一個員工和干部的行為,必須靠政策辦事;(2)安全管理的法規性。以煤礦安全法規做好煤礦安全管理的依據、尺度和準則;(3)加大安全管理權威性。堅持執行“安全一票否決制”的原則和“強制執行和遵守”的觀點,做到令行禁止,有進有退;(4)重視安全管理的思想性。關鍵是要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讓人人都能建立起安全防線,牢牢樹立“安全第一”、“安全與我有關”的思想觀念;(5)加大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就是煤礦必須按照客觀規則辦事,達到應有效果;(6)加大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安全管理是一個動態的變化系統工程,一個環節、一個部位都不能忽視;(7)加大安全管理的復雜性。煤礦安全管理是由自然、社會、工程三大系統組成的一個復雜的、龐大的系統,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每一個人和每個角落,這就要求摸索出其規律性的東西,按規律采取措施;(8)堅持安全管理的長期性;(9)堅持安全管理的連續性。(10)加大安全管理的應急性。
通過加大工作力度,從而達到保護勞動者的安全,防止死亡事故發生,保護企業財產和利益不受損失,營造一個“以人為本、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氛圍,為建設高產、高效礦井奠定基礎,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