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企業的一名基層普通員工,把本職工作做好了,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并運用到工作之中,就是為企業創造了最好、最大的效益。
節約本來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良好習慣和自身修養。然而,有不少人卻認為勤儉節約是丟面子、是小氣鬼,把奢侈浪費看成是比派頭、講闊氣。這種觀念與當前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極不適應,必須徹底轉變。一些員工認為企業效益上去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該擺闊氣、講派頭;有的員工認為電力企業浪費一點電不值一提,水利企業浪費一點水那是九牛一毛,煤礦企業浪費一點煤炭不足為惜。
韋二煤礦作為寧夏慶華集團的煤礦企業,為做到煤炭開采過程中降低開采成本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節省人工成本,要詳細研究人員調配和職責分工的緊湊性,通過了解和研究各工種和崗位職責情況,有必要的話可以實行一職多崗形式,這也有利于相關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人員培養的多面性,并合理分配工資待遇。
第二,節約設備成本,這不僅要在加強采購工作,權衡好設備質量與價格之間的關系,貨比三家、保證物有所值,還要加強設備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的維護和保養,堅持按照操作流程對設備進行操作,培養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和維護。
第三,杜絕浪費井下消耗性材料,制定全面詳細的材料計劃和結算,超出部分要進行嚴格考核。
第四,員工生活方面的節約,主要涉及水、電、糧食,衛生等方面,澡堂水龍頭的安設理念要合理,要加強宣傳教育員工洗澡洗漱時的節水意識,食堂的用水習慣,衛生用水和澆樹澆花用水習慣等諸多方面;用電方面主要涉及用電節省和用電安全,礦上綜合辦不僅要檢查衛生,還要檢查晚上各辦公室員工走后電腦、燈是否關閉,嚴格做好考核處罰工作。
當我們抱怨空氣污染、沙塵暴頻繁、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時,何不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哪怕是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這樣的小事,日久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勤儉節約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一種崇高的精神,一種良好的教養,它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追求的共有的優點,它是我們為所在企業創造效益的前提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又怎么能為一個集體、一個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呢?
(文:寧夏集團韋二南礦安監部 馬興財)